Facilitate the exchange of research, education, business, and culture

2017年读过的几本有趣的书

李静

017年转眼就要过去了,到了年底似乎应该总结些什么,思来想去,还是想把今年读过的书和大家分享一下。由于平时的工作很大一部分是阅读和书写比较枯燥的学术论文,闲暇时间就更愿意读一些有创意的非学术类的书籍。也许是太想了解中国,今年读的大部分书都和中国相关。接下来就和读者朋友们分享我认真读过的四本书。

1.《中国模式:经验与挑战》郑永年 著

读这本书是源于一位好友的力荐。关于中国过去的发展和未来走向的讨论很多,这本书提出一些独特的观点。作者主要聚焦于中国目前的政治体制模式,并提出很多政治改革的方案。比如在探讨民主化的中国模式时,作者首先阐述了西方社会如何从精英民主逐渐演进为大众民主,精英民主的出现是商人(资本)和国王之间妥协的结果,而大众民主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中产阶级的不断壮大。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发展也大体是这种模式,由最初的国家集权(虽多党但一党有绝对优势)演进为大众民主。国家集权或者精英政治的好处是能够有效的利用国家机器发展经济和进行社会改革,但随着一个社会的中产阶级的不断壮大,这些人的利益需要得以保障,大众民主势在必行,但是大众民主以何种形式存在值得商榷。作者也从中央政府的角度出发,提出如果想彻底解决地方政府的腐败问题,就需要发动人民的力量,采用民主投票直接选举的形式选举地方政府官员。只有这样,地方官员才能够更全面的考虑民意,接受大众的监督。作者认为未来的中国民主是选拔和选举的结合。选拔是中国传统,而选举是现代民主的形式。他预期未来中国的民主形式会结合三个因素:“自上而下的党内选拔(党内民主),自下而上的社会认可(社会民主),执政党和社会在法律构架内的有效互动(法治)”。作者在书的结尾部分提出思想解放的重要性,认为中国要寻回“五四”精神,而不是告别“五四”精神。在作者看来,五四运动的最大特点是“没有人能够控制得了思想和观念的争论,也没有人害怕争论。”五四期间出现了名目繁多的主义,很多思想的消失不是外力所致,而是因为这些思想在中国找不到合适的土壤。同样,有的主义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其主要原因是它们在中国找到适合生存的土壤。

2.《Wild Swans》Jung Chang 著

读这本书是源于看到这句书评: “An inspiring tale of women who survived every kind of hardship, deprivation, and political upheaval with their humanity intact.” 希拉里的这句书评点出了这本书的精华所在,书中的三代女人(姥姥、妈妈和作者)经历了各种超出我们想象力的苦难,从物质条件的匮乏,到精神世界的备受摧残,她们经历了上世纪初到1978年前的中国所历经的各种政治变革和运动。我读这本书曾落泪多次,感慨在特定时代下个人无法主宰命运的无奈,感受到了理想破灭、信仰坍塌时的痛苦,也被在生存和做人底线之间毅然决然选择后者的勇气而折服,同时为恶劣环境下朋友和亲人依然相互扶持、不离不弃而感动。这本书不单纯是关于三代人的故事,也是一本从一个家庭的微观角度描述中国20世纪初到改革开放前的历史变革的小说。这本书比一般的历史书精彩不知多少倍,因为作者讲述的是她家族的真实故事。这是一本有灵魂的书,它能够调动读者的情绪和引发读者的思考。想了解今天的中国,我们不仅要了解一两千年前的历史文化,也要多了解发生在几十年前的事情。另外,女性读者可能会格外喜欢这本书,故事中的三位女主角不但美丽、知性、善良而且也非常乐观、执着、有原则。

3. 《十个词汇里的中国》余华 著

看这本书是因为喜欢封面上这具有中国特色的十个词:人民、领袖、阅读、写作、鲁迅、革命、差距、草根、山寨、忽悠。加上作者余华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细读这本书才发现它主要讲述的是作家自己小时候成长的经历,尤其是他对于文革的回忆。这本书回答了我一直好奇的问题:余华是如何成为作家?他小说当中的黑色幽默是如何形成的?余华开始喜欢读书的时候正值文革期间,家里只有红宝书和毛选,他在这些书籍当中找不到乐趣,因为这些书里没有能够激发人感情的故事,余华认为只有能够激发感情的细节才能让人记得住。由于没有其他的书籍可以阅读,余华只能再读毛选,却意外的发现脚注里的一些历史小故事,这些小故事陪伴了他很久。再后来就有借书抄书的故事,由于借来的书需要很快还回去,余华和小伙伴就开始轮流抄书,为了以后可以慢慢阅读。结果是两个人经常互相指责,因为往往只能看懂自己抄写的部分,却看不懂对方潦草的字体。借书过程中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小细节,那就是借来的书经常由于维护的不好而没有结尾,渴望知道小说结尾的余华刚开始会四处打听,后来索性自己来编写缺失的部分。作家原来是这样炼成的。余华坦言他的很多小说充满血腥暴力和突然死亡,主要是源于文革期间的所见所闻。直到有段时间,他写书过于投入,每晚做噩梦,精神处于崩溃的边缘,他才决定放弃这样的题材。余华的这本书用他个人的经历讲解能够反映中国特色的十个词,这是一本了解和反思中国的过去和现在的好书

4. 《牛棚杂忆》季羡林 著

读这本书纯属巧合,本来是想看看季老所著的佛教书籍,到了图书馆却意外的发现了他的这本《牛棚杂忆》。季老在序言中写道,他本来不想写这本书,但是等了很多年也没有看到亲历文革的人把那段经历写出来,他和学生聊天时提到那时发生的事情,学生们都会瞪大眼睛,满脸狐疑。他觉得如果再不写出来,年轻人就不知道那段历史是怎么回事。季老认为他虽然经历了很多的痛苦和折磨,但是某种意义上,他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他经历了那个特殊时期,而且可以把它写出来,让更多的人阅读,对他来说这就是财富。读这本书哭过也笑过,比如看到季老第一次被批斗之后就开始在家里的阳台上练习“坐飞机”,用他自己的话说,被批斗是个体力活,强身健体才是最重要的。做大学生宿舍管理员时,虽然有时候被呼来喝去,季老倒也心平气和,利用闲暇时间翻译书籍。我可能永远无法彻底理解那个年代发生的事情,就像季老所说的,我们需要更多的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去研究那段历史当中的个体和大众的行为

推荐这几本书是因为它们对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一定程度的探讨,他们的视角可能存在局限性,但还是打开了我的视野。就像我之前写过的关于《寻路中国》的书评,我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的中国故事,不管它们是让人振奋的还是心痛的,这些故事都是曾经发生过的,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讨论

*图片都来自网络

您也许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