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ilitate the exchange of research, education, business, and culture

要科技创新,你就要学会差错管理?(上)

赵斌

无论是在中国,加拿大,还是美国,科技创新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可是要怎样实现科技创新,尤其是如何调动企业内部的资源去实现科技创新,您了解多少呢?其实很多企业之所以没有创新的能力,就是因为他们不能面对失败和差错,更别提去管理这些差错了。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把“失败是成功之母”挂在嘴边,但真正失败的时候,有谁是欢呼雀跃的?有谁是拿着失败去炫耀自己得到了很好的学习机会的?面对失败和自己的错误,我们大多会沮丧。当失败发生时,我们大多会选择逃避,忘记,或美化(“其实这算不上失败”“换了别人还不如我(们)呢!”)。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常常把失败和“不够优秀,粗心大意,能力欠缺,甚至是不够聪明”划上等号。企业也是一样,一旦出现差错或失败,能隐瞒就隐瞒,或者第一反应是找出犯错者想着如何处罚,比如把犯错的员工(有时是“替罪羊”)开掉,踢出组织,却没想到这样一来,企业其实失去了从错误和失败中学习的绝好机会。接下来,留下来的员工、或者团队可能会一而再地出现同样的错误,导致资源浪费,效率低下,员工士气低落,敬业度及对组织的忠诚度降低。最终,这些一再出现的错误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问题,可能远远会超过最初犯的那个错误的影响。
为何将失败转变为创新如此之难?
无论个人还是企业的成功,都需要经历一个一步一脚印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一路走来一定会遭遇不少失败。一夜成功或永远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失败与成功是紧密联系的,这已被社会中许多现象佐证,组织创新当然也不例外。尽管我们曾不止一次听到成功人士以及知名公司分享他们的成功之道:成功不是一夜就可以得到的, 但是一旦失败临到我们,我们那根植于内心深处的“失败焦虑症”就会作怪,这跟我们整个社会对待失败或差错的文化和态度普遍是“责备或谴责”这样一个取向是有很大关系的。这种对待失败的心态会促使我们个体和群体都注重完美,追求无差错的表现。然而从长远看,这种心态是不利于组织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因为这会导致管理人员在绩效管理时过分强调“无差错”或“零失败”。整个企业会一味强调避免犯错,而不是直面差错并对差错进行管理,从而失去从错误中学习从而提升绩效或创新的能力。当这种对待错误的态度占据组织文化的主导时,企业创新就一定会受到影响。没有企业愿意失败,每一家企业都希望在产品和服务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然而倘若希望在当今全球化经济中通过创新获得商业领域的一席之地,不经历失败和挫折几乎是不可能的。创新过程的本身很多时候就是一个不断出错不断试错的过程。当企业的领导者管理者都不遗余力地去避免错误和失败时,他们将会失去在新的领域进行探索式学习的机会,进而失去创新的机会。成功的企业善于差错管理,可以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更新自己的知识,调整行动方案,采取新的或优化后的方案去继续尝试直至实现目标。
“差错管理”是个什么东东?
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来说明什么是“差错管理”吧。这个故事来自于哈佛商学院Amy Edmondson教授在一家医院做的关于差错管理的研究。医院住院部的护士们的工作,其中一个核心工作内容就是每天按照医生处方准确无误的为患者配备药品,不能有一丁点的失误,因为这可是人命关天的事儿。但是,据美国医学界的数据统计显示,在医院的实际运营中,这一环节发生差错的概率可一点也不低。如何管理这一差错呢?绝大多数的医院采取的措施:一是加强对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白衣天使的使命感和荣誉感,使护士们更加尽职尽责的热爱工作,从而减少差错;二就是对住院部护士岗位进行严格的考核方法,规定如果出现差错将实行严厉处罚。无疑,这样的措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我们悲观的看到,这样的差错依然会时常的发生!难道这样的差错是没有办法避免的吗?在Amy教授进行研究的一家医院,她发现住院部不同的护士团队之间对于差错的管理非常不同。有的侧重惩罚,有的侧重开诚布公的交流和学习。在一个注重从差错中学习的团队里,护士们会更诚实地汇报自己所犯的,或差点犯的差错。这个团队的队长,在仔细研究和比对了护士们汇报的错误的概率和内容时,她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即几乎每一位犯错的护士出现的错误,都集中在两类药品和深夜某一个时段。进一步研究后她发现,这两类药品的品名看着非常相似,而且在药品架子上是摆放在一起的。护士是人而非机器,生物钟的钟摆对于护士同样是起着很大作用的,因为晚上那个时间段是值班护士最疲劳的时候,很容易拿错两个名字看起来非常相像的药品,从而导致医疗事故。出现这一差错不能简单的归纳为护士的职业操守或能力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系统管理的问题。在发现了这一现象之后,这个医院的住院部做了这样两个调整,一是调整了这两种药品的摆放位置,不再把他们放在一起,而是尽量地放远一些;二是调整了夜班的安排,避免护士在配药时间是疲劳操作。这一些小的调整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配药差错率立即大大的降低。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也是一个极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差错管理的核心本质和重要性的故事。差错管理的核心并非仅仅在于被管理者,更在于管理者本身的管理角度和思维问题,即差错管理的本质是首先要解决问题,弄清楚差错的根源在哪里,而非简单的考核和惩罚。考核只是一种手段,而非解决问题的最关键点。我们在日常的管理实践中,大多采取的是直线和惯性的思维,相信于自己的主观判断,把自己放在管理者的位置,把差错的原因以及后果归咎于被管理者,因此导致了太多禁而不止的现象,从而出现太多的“鲧治水”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差错管理研究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理论上的印证和导引,而在于诸多的管理实践中,我们作为管理者,同时也作为被管理者,面对差错出现的时候,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态度和思考的角度。从管理者的角度看,这牵扯到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怎样做才能把错误失败转化为组织创新,如何鼓励员工汇报错误,如何制定绩效考核从而鼓励积极的差错管理和学习但同时又不纵容不负责任的错误,如何处理,指导或帮助犯了错的员工,这些都是差错管理实践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差错管理,是企业界常常忽略的一个话题,很少对其进行专门探讨。笔者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多年,会在以后的系列文章里做更多的专题介绍和讨论。敬请关注。我们期待更多负责任的被管理者,我们更期待更多优秀开明的管理者! 
本文作者:赵斌    翻译整理:王润娜    鸣谢:来自张家卫教授的反馈本文部分内容出自赵斌教授2016年发表的文章:Boston, P., & Zhao, B. (equal contribution). Not enough innovations in your organization? Then maybe there is not enough failure. Forthcoming at Ivey Business Journal.
您也许还喜欢